C这遭遇重拳的玩大了当美国猫N监管次真卡通
最近美国证监会(SEC)又搞了个大新闻,直接把Mila Kunis的卡通猫NFT项目给"端"了。说实话,看到这个消息时我手里的咖啡都差点打翻——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,SEC这次出手之重,简直是在NFT圈子里扔下了一颗深水炸弹。
当明星NFT遇上铁腕监管
记得2021年那会儿,Mila Kunis带着她的Stoner Cats项目可风光了。这位好莱坞大咖不仅亲自配音,还拉来了Ashton Kutcher、Jane Fonda等一众明星助阵,连以太坊创始人V神都来客串。当时谁也没想到,这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卡通猫项目,会在两年后被SEC盯上,直接罚款100万美元。说实话,这个处罚力度让我这个老金融人都觉得有点措手不及。SEC这次不仅罚钱,还要建立"公平基金"让投资者退款,这阵仗让我想起了08年金融危机后的那些监管风暴。
SEC的"三板斧"到底劈中了什么?
仔细看了SEC的指控文件,我发现有三个关键点特别值得玩味。第一是团队在营销时强调的"转售价值",第二是好莱坞背景带来的"专业光环",第三是那个要命的版税机制。说实话,这些要素在NFT圈子里实在太常见了。我自己就见过不少项目方在Discord里跟社区说"等我们路线图实现了,NFT价格肯定翻倍"。现在SEC把这些都打上"证券特征"的标签,这不就等于给整个PFP(头像类)NFT市场判了缓刑吗?
更让我担心的是SEC对版税的态度。就像我认识的一个项目创始人说的:"我们设置版税是为了项目长期运营,怎么到SEC那儿就成'操纵市场'了?"这种监管思路要是推而广之,那些靠版税维持的DAO项目岂不是都要瑟瑟发抖?
来自监管内部的"反水"声音
有意思的是,SEC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。委员Hester Peirce就公开唱反调,说"买NFT的人明明就是想要个卡通猫头像和追剧资格,怎么就成了投资证券?"这位被称为"加密妈妈"的委员一语道破天机——SEC这种"宁可错杀一千"的做法,只会把创作者们都逼回传统出版业的老路上去。
我特别认同律师Preston Byrne的观点:现在NFT创作者们要面临的选择要么是花大价钱请律师做合规,要么就干脆别玩加密艺术了。这不就像让街头艺术家先考个美术教师资格证才能画画一样荒谬吗?
当收藏品都成了"证券"
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SEC对二级市场的关注。他们居然因为Stoner Cats NFT在剧集播出前就被转手买卖,就认定这是证券特征。照这个逻辑,我爷爷收藏的那些古董邮票是不是也得去SEC注册?那些限量版球鞋的交易平台是不是都该领个券商牌照?这种监管思路的扩张性,简直比DeFi的TVL增长曲线还要陡峭。
写在最后:NFT的至暗时刻?
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监管风暴的老金融人,我不得不说这次SEC的出手确实有点狠。但话说回来,NFT市场也确实到了该规范的时候。问题是怎么规范?是用手术刀精准施策,还是像现在这样抡起大锤?目前看来,SEC显然选择了后者。
这让我想起2017年那波ICO监管风暴。当时很多项目方也是哀鸿遍野,但后来市场不也慢慢找到出路了吗?所以我的建议是:NFT创业者们先别急着关站跑路,找个靠谱的合规顾问好好聊聊,说不定能找到一条既合规又创新的中间路线。毕竟,连比特币都挺过了那么多监管风暴,没理由相信更丰富的NFT生态就活不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