息货币掌握的么信加密究竟他们内幕了什
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加密货币市场的专业人士,我最近被一个有趣的现象吸引了注意力。看看这份数据图表,你会发现比特币价格与融资规模之间存在着令人费解的关联性。每当比特币价格下跌,融资规模就会跟着缩水。这不禁让我陷入思考:按理说,VC们应该比普通投资者更聪明才对,为什么他们的行为反而像是在追随市场,而非引领市场?
市场现状:数字背后的真相
从数据来看,当前市场确实处在低谷期。就拿我最熟悉的DeFi领域来说,今年仅完成了175轮融资,总额7.79亿美元,平均每轮445万美元。这个数字相比去年减少了55%以上,简直惨不忍睹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DeFi的表现仅略好于已经奄奄一息的NFT领域。
我记得去年这个时候,行业里还在热火朝天地讨论"去中心化金融将重塑未来"。可现实是,中心化的交易所依然占据着融资的绝对优势,在2023年第三季度拿走了38%的资金。这让我不禁想问:我们理想中的去中心化未来,到底还要等多久?
不过话说回来,市场也并非全无亮点。像Blockchain Capital这样的机构最近就筹集了5.8亿美元,专门用于投资DeFi、游戏和基础设施项目。这至少说明,专业的投资机构还没有完全放弃这个领域。
对话一线:VC们怎么说?
为了深入了解情况,我专门采访了几位业内资深人士。Polygon Ventures的Sachi Kamiya直言不讳地表示:"加密货币投资圈的总体情绪相当悲观。"这种情绪显然影响了早期项目的融资环境。
而匿名天使投资人"Anon先生"给出的数字更让人心惊:"现在的交易量可能只有牛市时的10%。"这不禁让我想起2018年的惨淡光景。不过TRGC的Etiënne指出一个关键区别:"与2019年不同,现在确实有资金在观望。"
DeFi项目Caddi的创始人Jaimin则从创业者角度分享了切身感受:"投资者现在都希望看到指数级的增长指标,无论是收入、用户还是TVL。但在这个市场环境下,'可持续'增长简直难如登天。"
公平启动:是神话还是现实?
最近社区里关于"公平启动"的讨论越来越多。有人主张完全摒弃VC,认为他们就是"割韭菜"的帮凶。但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?
我的老友Anon先生直言:"所谓公平启动往往名不副实。团队和内部人士总能通过各种方式抢占先机。"Etiënne的观点更犀利:"别天真了,无论是否公平启动,赚钱的动机永远不会变。散户也不是什么无辜的小白兔。"
说实话,作为一个经历过2020年DeFi之夏的老韭菜,我至今仍然怀念那些真正公平启动的项目。但现实是,对于大多数没有资源和经验的创始人来说,这条路实在太难走了。
我们能从VC身上学到什么?
回到最初的问题:VC们到底知道什么我们不知道的?从我的观察来看,答案可能比你想象的简单。
Sachi透露了一个有趣的现象:亚洲和美国的VC投资风格截然不同。很多亚洲VC在熊市反而更加活跃,因为他们看到了低价入场的机会。而Anon先生补充道:"很多项目其实已经在暗中融资,只是选择在更合适的时机公布消息。"
Etiënne的建议最实在:"别太把VC的话当回事。我屏蔽了95%的VC账号。"这让我想起华尔街的一句老话:当擦鞋童都在谈论股票时,就是该离场的时候了。
Sachi最后给普通投资者的建议特别值得玩味:"要问对问题。那些漂亮的用户数据是真的吗?创始人靠得住吗?"这提醒我们,在这个行业里,表面光鲜的公告背后往往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交易细节。
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的建议是:与其盲目追随VC的脚步,不如静下心来提升自己的认知。市场永远在变,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终会浮出水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