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能的印吗i界继续钞机狂飙
说实话,在加密货币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,能像MakerDAO这样持续稳定赚钱的项目真的不多见。作为一个从2018年就开始关注DeFi的老韭菜,我亲眼见证了这个"老牌"项目如何在熊市中依然保持盈利能力的惊人表现。 想象一下,你手上有一些以太坊,但暂时不想卖掉。这时候MakerDAO就像是一个24小时营业的当铺——你把ETH存进去作为抵押,就能立刻获得稳定币DAI。这种玩法在2020年DeFi之夏时简直火到不行,我当时就用这个功能在ETH价格上涨时保住了仓位,同时还能拿到资金做其他投资。 DAI这个稳定币可不简单,它不仅是去中心化稳定币中的"老大哥",更妙的是还能用来支付以太坊的gas费。记得去年帮一个朋友进入Web3世界时,我就教他用DAI来支付第一笔交易,完全避开了兑换ETH的麻烦步骤。 不过说实话,最近MakerDAO的数据让我这个老粉也有点揪心。45亿美元的总锁仓量(TVL)看起来不少,但要知道这可是从2021年巅峰时期暴跌了78%!这让我想起了2018年寒冬时的场景。但有趣的是,即便这样它依然稳坐DeFi协议第四把交椅,上个月还创造了1070万美元收入——换算成年化1.3亿美元,这盈利能力在圈内能排到第七。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MKR代币其实肩负着双重责任。除了常见的治理功能外,它更像是系统的"安全气囊"——当系统出现坏账时,就会增发MKR来填补窟窿。这种设计让我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银行的紧急融资,只不过这里是用代码自动执行。 目前MKR的流通量约90万枚,最大供应量锁定在100万枚。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市场周期的投资者,我特别欣赏这种有上限的设计,毕竟在加密货币世界,无限增发的项目最后往往都变成了"割韭菜"机器。 MakerDAO现在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。Liquity和Lybra这些后起之秀正在蚕食CDP市场,而Curve和AAVE推出的稳定币也让DAI不再一枝独秀。记得去年参加DeFi会议时,就听到很多开发者讨论这些新项目提供的更高资本效率。 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的DeFi参与者,我认为MakerDAO的护城河依然坚固。首先,它的审计阵容堪称豪华——Trail of Bits、PeckShield这些顶级安全团队都给它背书。其次,即将推出的SubDAO和Spark Protocol等创新让我看到了新的增长点。 最让我兴奋的是那个5%年利率的DSR(DAI储蓄率)。在传统银行利率低迷的当下,这个收益率简直不要太诱人。我最近就把部分稳定币资产转了进去,比放在银行强多了! MakerDAO就像DeFi界的"百年老店",虽然在创新速度上可能比不上一些新锐项目,但它的稳健性和盈利能力依然是行业标杆。不过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,我也会持续关注它能否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。MakerDAO的核心玩法
令人担忧的数据背后
MKR代币的双重使命
竞争对手环伺
为什么我依然看好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粉丝经济2.0:当情感连接遇上区块链技术
- 李隆:以太坊ETH 9.21操作实录——市场从不辜负有心人
- 以太坊站在十字路口:这次是真要变盘了吗?
- 币圈深夜狂欢!8700美元空单盈利背后的故事
- 颠覆传统社交模式:Tip Coin即将引爆Web3社交新纪元
- 9月22日数字货币周收官战:BTC与ETH合约交易实战指南
- 比特币的下一轮狂欢:为何我们还要耐心等待两年?
- Web3游戏创业指南:在寒冬中寻找破局之道
- 跟着李隆老师做交易的那些事儿:10月5日BTC/ETH实战复盘
- MetaMask Snap深度剖析:从开发者视角看Web3钱包的未来
- 加密市场周报:灰度再出招,SEC穷追不舍,SBF家族丑闻持续发酵
- ARB代币遇冷:坎昆升级能否成为Arbitrum的救命稻草?
- 和氏币Hshib:当千年古玉遇见数字未来
- 比特币淡定应对美联储中场休息:数字黄金的抗压测试
- 当区块链遇见数字法则:自主世界的物理革命
- 以太坊Dencun升级最新动态:EIP-7514正式加入计划
- LUNC能否重振旗鼓?一位老韭菜的深度观察
- NFT市场周报:从Mocaverse融资到OKX登顶,这些热点不容错过
- 一场加密世界的思想盛宴:Chainge生态峰会新加坡站实录
- 2024-2027加密牛市:一场充满变数的财富盛宴
- 搜索
-